-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newsclass where bclassid= and showclass=0 order by myorder,classid asc
近日,中國水協排水專業委員會2013年年會在北京建設大廈舉行,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建司巡視員張悅在年會上做了題為污泥處置的出路與思考的演講,污泥的資源化將不是夢。
污泥處置現狀堪憂
據《中國污泥處理處置市場分析報告(2013版)》預測,到2015年,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濕污泥(含水率80%)產生量將為3359萬噸/年,即日產污泥9.2萬噸。然而,我國的污泥處理處置現狀令人堪憂,從最新的統計數據上看,填埋還是我國污水處理廠對污泥進行最終處置的主要方式。從污泥的資源化利用來看,主要方式就是污泥堆肥、建材利用,前者在運營市場中占比超過10%,后者占比相對較少,另外有多達17.76%污泥的處置是去向不明的。
政府是污泥處理處置的責任主體 資金不是主要難點
張悅巡視員指出:住建部近年來接連出臺了污泥處理處置相關技術政策,如《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指南》。污泥處理處置政策明確了污泥處理是政府的責任。這里談的污泥不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而是市民生活中產生的。也因此,市政污泥處理處置服務的是社會,應當由誰產生誰治理。
張悅進一步說明,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就考慮過污泥的堆肥處置,也考慮過污泥的焚燒處置,但是由于技術難度或者不夠經濟,并沒有進行下去。時至今日,市政污水的處理和管網的建設比較完善,污泥的產量大增,污泥處置問題越來越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十二五”規劃中已經對污泥做出專項規劃。從投資來看,按照噸排水的80%,每噸污泥處理40-60萬的投資額計算,目前我國每日污水處理廠產生7-8萬噸污泥,如果每天解決5-6萬噸,“十二五”的目標就能完成。總的投資額300多億,五年里完成投資,對于中央財政性資金而言已不是難點。
污泥處理處置的真正難點在于缺乏最終出路
張悅指出,污泥處理的難點在于最終出路在哪?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實踐,我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在技術上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形成了深度脫水加填埋、干化加焚燒加灰渣填埋或建材利用、好氧發酵加土地利用、厭氧消化加土地利用四種主流可行的技術路線。技術已經不是難點,難點在于污泥的最終去向。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王洪臣在水業熱點論壇上表示,填埋已經不是規劃的主要方向;農業利用可能危險食品安全,需進行科學評價、追蹤與監管控制風險,是處理處置的高級途徑;焚燒,同樣面臨多種問題,在沒有建立起規范化的污泥農用技術體系和管理體系以前,焚燒是非常重要的過渡性處理手段。
污泥處理處置的資源化利用之路
張悅在演講中表示,污泥是個寶,關鍵在于怎么處理。如果污泥資源化實施起來,同時實現污泥的無害化,將是兩全其美。在此條件下,與大家樹立一個夢想,即污泥的資源化利用之夢。
張悅提出污泥處理處置的理想狀態:一是污泥全消納;二是能量全平衡,最好有正能量輸出;三是資源全回收,即污泥中碳、氮、磷的全資源化回收;四是處理處置過程全綠色,防止處理過程中產生新的化學污染,最后是費用可接受,污泥處理處置200元左右一噸將是可接受到,400-500元一噸,甚至600-700元一噸,將不具經濟可行性。
張悅進一步提出,將污泥進行熱水解處理進行充分的資源化利用。污泥熱水解處理能產生多個方面的作用:降低污泥的粘稠度,提高流動性,有利于污泥消化;提高單位污泥產氣率;降低消化產生的硫化氫,解決硫化氫危險與腐蝕的難題,提高厭氧消化后污泥的穩定性等。熱水解以后,再通過消化、脫水、干化到種樹,建設移動森林,促進城市園林綠化的生態化或者加氫氧化鈉,將蛋白提取后,開發節能材料,發展堿式脫硫助燃劑等。最后,張悅表示,如果污泥中的碳、氮、磷全部資源化,打通污泥的資源化之路,污水處理工藝將向提高污泥產量的方向發展,我國污水處理廠也將變成再生資源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