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德国高清xxxxbbbb,陆瓷第36期无圣光宅福利,亚洲理论视频,国产精品αv在线观看,催眠性指导樱花,国产vivodeshd精品

歡迎光臨全國污泥處理處置促進會官方網站![ 申請入會 ]
陳同斌關愛受傷的土地
發布時間:2019-09-26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導語:在人類活動的干擾下,土壤里富集了越來越多有毒的物質,這些毒素正通過動植物和水進入人類的生活圈。陳同斌就是一位給土壤治病的人,他所做的“環境修復”項目,就是要逐步恢復土壤的新鮮與純凈,讓“土生土長”的人類重新喚醒對大地的信任,安全地棲息在土地之上。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作者:王杰

 

砷,毒性非常強的污染物,它的氧化物就是人們常說的砒霜。如果土壤里的砷含量過高,種植出來的農產品將不能食用。對于砷的污染土壤,在國際上也沒有好的解決方法,但是中國做到了。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環境修復研究中心主任陳同斌,在國際上首先發現了蜈蚣草。這是一種能夠超量吸收有害物質砷的草本植物,也稱砷超富集植物,這種草的發現解決了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復的關鍵技術。

在1987年,陳同斌剛在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攻讀土壤學博士的時候,他就意識到砷對土壤的污染可能是我國面臨的重大環境問題。早我國礦產資源豐富,到處有采礦的,而礦山開采和冶煉通常都會存在砷污染,尤其是西南的一些地方砷污染更為嚴重。1997年,陳同斌帶領環境修復課題組開始大規模篩選可以消除砷等重金屬污染的植物——超富集植物。

當時,國際上報道可以修復重金屬土壤污染的植物有300種,但都不能解決土壤砷污染問題,而國內還沒有發現超富集植物。如果直接從國外引進這類植物的話,由于地理條件的巨大差異而難以應用成功,而且種源和知識產權問題也受制于別人,還要承擔生物入侵的風險。

基于對我國氣候、土壤、地質條件和生物多樣性的基本判斷,陳同斌認為,中國的版圖這么大,一定蘊藏有這類植物。但是在偌大的國土面積上,如何篩選出這類植物卻是一個考驗科學家的難題。

根據全國的地質狀況、土壤砷含量和礦山分布等資料,陳同斌開始梳理各種信息,尋找能在砷污染地區正常生長的植物。在進化論思想的指導下,他推測在我國開采歷史最長的雄黃礦周圍是否會存在這樣的植物?端午節人們飲用的雄黃酒,是一種含砷的化合物,而當時開采最早的雄黃礦,是在湖南的石門縣。

從梳理到尋找,花費了3年時間。后來陳同斌果然在石門雄黃礦附近發現了一種植物,當地人叫蜈蚣草。葉莖個頭很大,長勢蓬勃,超過一人高。采樣分析的結果讓陳同斌欣喜若狂,蜈蚣草砷富集的效率非常高,最高可以達到每公斤植物含砷1萬多毫克。這個含量是驚人的,它比普通的植物高出數十萬倍。此后,在國家高技術發展研究計劃等多個國家級項目的支持下,陳同斌解決了植物組織培養、快速育苗和高效種植等技術難題,開發出成套的植物修復技術。

2000年,湖南郴州市蘇仙區鄧家塘曾遭受重的砷污染,致使大量農田拋荒,還導致了兩個村民死亡,陳同斌聞訊立即奔赴那里,在當地建立了國際上第一個砷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復工程,幫當地種植蜈蚣草修復砷污染。經過種植蜈蚣草3年多修復后,污染問題得到了初步解決。盡管總面積才1公頃,卻吸引了十里八鄉的人全去參觀。這種草太神奇了,3、4月份種下去,經過3年多的時間后就能解決土壤砷污染,接下來無論種什么莊稼都不用再考慮是否會受到污染。而且這種草的生命力很強,割掉一茬,它還是會生長。

2002年2月,中國科學院的《科學通報》刊登了《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及其對砷的富集特性》,封面也采用了蜈蚣草。該刊對封面論文的評價是:“陳同斌等人在中國境內首次發現的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在砷污染土壤修復中具有重要意義。"

越南、印度、泰國、孟加拉國等受到砷污染嚴重的國家都紛紛找上門來,要求轉讓,陳同斌沒有答應。1997年確定做蜈蚣草課題的時候,申請基金都比較困難,最后是從主任基金里拿出了5萬元支持。10年后.科技部將其列入863計劃的重點項目予以優先支持。“十一五”期間,科技部在該修復領域的資金投入超過5000萬元。

有了國家的經費支持,陳同斌開始思索做更多的事。他已經將植物修復技術推廣到云南紅河哈尼族彝族州和廣西河池市等地 。2004年,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因尾砂壩坍塌,對土壤造成了毀滅性破壞,莊稼全部枯死。當陳同斌在地方領導的陪同下去田地里查看情況時,受污染的農民當場下跪,這件事對陳同斌的觸動很大。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他們的期望全寄托在科學家身上,無論如何要幫他們解決這個難題。目前一塊百畝植物修復示范基地正著手擴大規模,并將陸續擴展到一萬畝。這樣一來,當地的直接受益入群會超過30萬。

其實,陳同斌在10年前著手進行土壤砷污染課題的時候,就已經悄悄關注到另外一個課題:城市污泥處理。中國目前已經建成的污水處理廠有800座,每年產生的污泥超過1500萬噸。通常只是從保護水環境角度考慮,把污水處理掉,卻很少意識到,那些淤積在沉淀池里的污泥該如何科學地處理?有些地方采用低廉的價格賣給農民,或者補助一些錢交給農民處理, 農民不了解情況,拉回去施到農田里,結果把莊稼都燒死了,簡單的垃圾填埋也不行,不僅影響垃圾填埋場的使用壽命,而且散發著難聞的臭味,在日曬雨淋的作用下,各種有害物質會進入垃圾滲濾液中而成為二次污染源 。

針對污泥處理難題,陳同斌在河南省漯河市建立了自動控制快速堆肥技術示范工程。這種技術可以對污泥進行無害化處理,甚至把污泥轉化成植物所需的各種肥料。在處理中要做的第一步是,避免污泥散發難聞的氣味。造成污泥發臭的原因主要是缺氧,所以首先要讓污泥里面有充足的氧氣。依靠人力顯然無法時刻待在污泥旁邊檢測氧氣含量,為了監控污泥中氧氣的含量,陳同斌發明了一種專用的氧氣監測探頭,隨時監測氧氣狀況并反饋信號給控制系統進行自動控制。這項技術在國際污泥處理系統中也處于領先地位。

由于我國對土壤污染問題一直缺乏基本的了解,對于土壤污染的總體情況依然了解很不全面,甚至連開展區域土壤污染調查的基本方法都很不成熟。1999年開始,陳同斌花了3年多時間、行程5萬公里,跑遍了京郊每個角落進行土壤和蔬菜取樣,大規模調查其重金屬含量,研究建立了區域土壤污染及其健康風險評價的方法,繪制了北京市土壤重金屬含量圖和污染風險預警分區圖。后來,他先后又在廣西、云南、貴州、湖南、甘肅等地進行大規模的土壤、農產品和人體健康調查。他的大量第一手資料證實,我國土壤和農產品的重金屬污染的確很不樂觀。目前,國家已經高度關注這一問題,并且投入10億元專項資金用于土壤污染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