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報記者 崔煜晨 北京報道 “污泥處理處置領域碳排放與碳交易”研討會近日在北京召開,對不同污泥處理處置工藝的碳排放比較、污泥處理處置領域如何引入碳排放交易規則等話題進行了探討。
據了解,污泥處理處置是污水處理系統的重要環節,碳排放大約是污水處理系統的40%。因此,《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指南》中指出,較大規模的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在進行擬采取的工藝篩選時,應對工藝的碳排放進行綜合評價,盡量實現污泥的低碳處理處置。
目前,我國污泥處理處置方式仍然以填埋為主,溫室氣體排放量很大。與污泥填埋相比,好氧發酵和厭氧消化工藝都有顯著的減排效果,屬于低碳工藝。
業內人士表示,在污泥處理處置領域引入碳排放交易機制,必將給現行的污泥處理處置低碳工藝發展帶來巨大改變。由于污泥處理處置系統的碳排放主要由間接消耗的電能、直接排放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和碳補償等組成,污泥處理處置的碳排放量很大程度受技術水平、管理水平、自動化程度的影響。
據介紹,北京中科博聯環境工程有限公司采用智能發酵工藝可自動優化污泥發酵系統的曝氣模式,在低電耗基礎上使整個發酵過程處于良好的好氧狀態,從源頭削減發酵過程溫室氣體的產生,抑制了硫化氫等惡臭氣體的產生和釋放,碳排放量比同類技術可減少1/3以上。
住建部城市建設司巡視員張悅認為,在污泥處理處置工作碳交易方面,我國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沒有方法學,沒有明確碳減排的計算要素,導致很難計量和考核實際減排的物理量。污泥處理處置工藝的碳排放基礎信息和監測結果還比較缺乏,國內污泥處理處置的碳排放評估還處于定性階段,不能滿足碳排放交易的需要。因此,應首先建立污泥處理處置核算系統。
此外,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溫室氣體估算模型,準確估算我國污泥處理與處置溫室氣體排放量及其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有利于我國將來制訂污泥處理與處置碳減排政策,引入碳排放交易機制,推動污泥處理處置低碳發展。
另據了解,本次研討會由全國污泥處理處置促進會、中國自然資源學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辦。